南京晓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要多少?附2024招生计划及专业

烟月稀高考分数 2025-01-21 23:14:14 482阅读 举报

南京晓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,至少要422分,不过前提是:你是青海的文科考生。如果你是浙江高考生,则至少需要582分才能被这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“公立本科”师范大学录取。

本文将为同学们详细展示:2024年南京晓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、招生计划人数及专业。

一、南京晓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要多少

既然大家关心南京晓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,那么小编索性就为大家汇总了:南京晓庄学院最近三年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,包含了云南、河南、山西等高考省份。

南京晓庄学院在云南省文科二本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38、523、561分。三年中,2022年的分数是最高的,比2024年高了23分。

省份科目批次专业组三年分数
云南文科二本538/523/561
河南文科本科二批520/553/528
山西文科第二批本科A类519/491/516
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14/508/541
河南理科本科二批508/510/509
山西理科第二批本科A类501/472/494
宁夏文科第二批本科494/485/490
云南理科二本491/478/501
四川理科本科二批489/514/505
陕西文科本科二批480/484/480
陕西理科本科二批462/434/448
青海文科本科一段422/406/417
浙江一段582/574/570
安徽历史本科批003组571
安徽物理本科批002组569
河北历史本科批564/542/548
安徽历史本科批001组562
江苏历史本科批06组561/565/549
安徽物理本科批001组560
江苏物理本科批14组556/557/548
江苏历史本科批07组552/556/543
安徽历史本科批002组552
江苏物理本科批15组551/548/540
江西历史本科批第101组546
河北物理本科批543/536/526
江苏物理本科批10组542/529/504
江苏历史本科批03组541/529/528
江苏物理本科批11组539
福建物理本科批专业组:500535/516/510
江苏物理本科批13组532/539/539
江西物理本科批第501组532
湖北历史本科批第01组529/520/529
湖北物理本科批第02组528/525/501
广西历史本科批103组528
江苏历史本科批04组525
江苏物理本科批12组
(中外合作)
524/522/521
甘肃历史本科批002组524
重庆物理本科批523/489
江苏历史本科批05组
(中外合作)
514/522/517
福建历史本科批专业组:999514/505
甘肃历史本科批001组511
山东一段509/507/520
湖南物理本科批第104组509/510/494
辽宁历史本科批508/501/528
广东历史本科批202组505/509/508
广东历史本科批201组503/497/519
湖南历史本科批第103组502/481
重庆历史本科批498/474/501
北京本科批01组493/496/492
广西历史本科批101组488
甘肃物理本科批003组488
贵州历史本科批487
甘肃物理本科批004组483
广西物理本科批111组477
广西物理本科批114组473
上海本科批01组428/504/516
贵州物理本科批427

二、南京晓庄学院2024招生计划及专业

1、江苏

南京晓庄学院2024年在江苏的招生计划人数是2562人,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汉语国际教育、秘书学、商务英语、翻译、日语、广播电视学、网络与新媒体、经济与金融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财务管理等39个专业。其中小学教育专业在江苏本科批历史组的招生人数占据了榜首之位,多达132人,学费为5200元一年。

2、上海

南京晓庄学院2024年在上海的招生计划人数是5人,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学前教育、小学教育、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。

3、北京

南京晓庄学院2024年在北京的招生计划人数是5人,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:国际经济与贸易(1人)、小学教育(2人)、学前教育(2人)。

本文由用户或第三方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,仅供信息阅读。

版权声明:
投稿作者:烟月稀
链接:https://www.kaoshiji.com/p/14716.html
栏目:高考分数
本文由本站用户发布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内容仅供参考,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考试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版权归(原)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,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,您可以点击 “举报”


登录 后发表评论
1条评论
几许相思待酒浇
1楼 · 2025-01-21 23:13:14

你知道的很多,但如果你不善于把你的知识用于你的需要,那就没有什么用处。——彼得·杜拉克